top of page
畫廊典藏
黃銘哲
關於藝術家
黃銘哲,1948年出生於宜蘭冬山。高中畢業後,他立志投身美術領域,並前往台北拜師學藝,向多位知名藝術前輩所開設的畫室學習。然而,儘管他努力學習,仍無法突破石膏像與炭筆素描的課題,最終未能進入傳統學院體系。然而,這並未阻礙黃銘哲的藝術道路,他依然以自己的方式,通過不斷的努力與實踐,成功鍛鍊出一身精湛的寫實繪畫技巧,並逐漸在藝術界中崭露頭角。
黃銘哲早期的創作以平面繪畫為主,從1970年代的鄉土寫實,到1980年代的人文溫情主義,再到1990年代的半抽象、炫爛華麗的都會風格,他在作品內容與形式上的演變,既顯示了他對創作本質的持續探索,也反映出他對社會環境變遷的敏感度。黃銘哲在創作中對色彩、造型、線條等元素充滿研究與實驗精神,並不斷地將這些元素融入他的繪畫作品中。這些不同階段的表現,長期以來都獲得了各類獎項、評論和收藏家的高度肯定。
正因為對多元創作的濃厚興趣,黃銘哲從平面繪畫延伸到立體創作的企圖在1990年代初期便開始出現。他花費大量心血與時間為創作立體作品做準備,直到1996年才推出完成的立體作品。不同於一般雕塑藝術家,黃銘哲的立體創作依然保留著他在繪畫中的特質。他從自己畫作中的元素中汲取靈感,將其轉化為具有獨特風格的單元。色彩的運用上,他選擇了單一而鮮明的顏色,並透過色彩的交互運用,使立體作品充滿變化和生命感。除了這些由不同單元組合而成的立體作品,黃銘哲的作品還能根據空間的屬性進行重新組合與安置,從而與環境進行真正的對話。
bottom of page